端午节,又称龙舟节、浴兰节、午日节等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。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初五左右,而六月初十是端午节的正日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,有各种不同的说法。
根据中国民间传说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。相传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忠臣,他为了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众的关怀,不顾自身安危,投江自尽。
人们为了阻止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,纷纷卧薪尝胆、撒网捕鱼。后来,人们发现在农历五月初五放入竹筒内的粽子,可以防止虞舜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。从此以后,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草、佩香囊,以祭奠屈原。
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与粽子相关的节日。在端午节这一天,人们会准备粽子、赛龙舟、悬挂菖蒲、插艾草等,以此来祈求平安和驱邪。此外,端午节还有吃雄黄酒、挂艾叶、佩香囊、驱邪避疫的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