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钱币的单位贯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最广的货币单位之一,它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。历史上钱币单位的变化相当繁琐,每个朝代甚至不同的地区都有可能使用不同的货币单位。
通常情况下,古代的财富是用货币来衡量的。中国古代的货币有很多种,有金银铜铁的物货,还有珠宝、丝绸等不比较但拥有很大的交换价值的商品等等。要衡量一个人的财富,就需要确定这些财富的总价值。
而贯是表示货币数量的单位,它的价值因朝代而不同。在古代的朝代中,南北方使用的重量和长度制度是不同的,因此贯的重量和长度也不尽相同。
在汉代,贯是一种重量单位,相当于16两。在唐代,则是一种名为“钱”的货币单位,相当于1000个钱。到了元代,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,贯成为了购买商品的标准单位,相当于10两,后来又改为16两。明清时期,贯仍然是货币单位之一,通行至1910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