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语文有着丰富的辞藻,其中不乏以“早”为前缀的组词,象征着“早”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卓越地位。早在《易经》中,就有“明夷早已孚”之语,这里的早意味着没有丝毫的犹豫,表明了诚实正直的代表。而《诗经》中也有“早寒江上”、“清晨见蟾蜍,早于城郭”,早在这里则表现出了一种清新的、美丽的、带点清新的意境。
在古代,早在“早春”“早秋”等用法中,也有着比较鲜明的文化内涵,早秋舒适宜人,所以民间舞蹈中有众多歌颂早秋的,如安徽芜湖《红色娘子军》、江苏盐城《秋色夜谈》等等,早春则充满着生机,无论是古代的诗人还是当下的作家,都借此赞美葵花、杏花等早春之美。
除此之外,“早”也是中国文化中某一时刻的象征,如古人讲的“黄昏鸡叫,夜半人语,早晨泼水”,在这里表达的是清晨的宁静和祥和,历经岁月,这种文化内涵仍在流传,成为了一种行为方式和共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