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是阳光明媚的季节,大家都爱在户外活动,但切记不要过度暴露在阳光下,以免引发晒伤、中暑等问题。那么大家都想知道,阳光照射多长时间后才安全出门呢?本文将为您讲解。
太阳光由紫外线、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多种光线组成,其中紫外线最具有危害性。皮肤在阳光照射下产生色素沉淀,而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阳光的照射。如果皮肤没有适应的时间,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就容易引起晒伤,特别是在午后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更需要注意。
所以,我们建议大家,如果是户外活动,应该选择在早晨和傍晚时分,因为这个时候阳光不那么强烈,可以很好地适应皮肤。如果一定要在中午时段外出,请使用遮阳伞、帽子等随身防护措施,同时涂抹SPF(防晒指数)大于30的防晒霜,提醒大家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的伤害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个人的辨别能力是有所不同的,对阳光的忍耐能力也不同,如果您的皮肤偏白,或者本身就是敏感皮肤,就应该尽量避免暴晒。最好在户外活动前半天就涂抹防晒霜,以保证皮肤在抵抗紫外线方面有充足的时间适应。如果皮肤已经经历了晒伤,敷些冰块或使用一些具有舒缓和修复作用的护肤品,是很好的缓解办法。

“阳”了多久可以出门?如何科学健康地晒太阳?
每到夏天,阳光越来越强烈,出门万万不可忘记做好防晒措施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,你要完全避免阳光。相反,一定适度地“晒太阳”才有利于身体健康。那么,你是否知道“阳”了多久可以出门呢?
其实,在不同的天气、季节、时间段,最适合人体晒太阳的时长是有差异的。夏季午后阳光强烈,建议短于30分钟,其他时间段如三五点半最适合,建议晒30至60分钟。在冬季,短于1小时也是较为合适的。
当然,这也与个人肤色、年龄等因素有关,建议根据自身情况,适量晒太阳,同时做好防晒工作。
那么,如何更科学健康地晒太阳呢?首先,选择适合自身肤质的防晒用品,坚持定时补涂;其次,在选取晒太阳的时间和时长时,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天气情况做出科学选择;此外,要给眼睛、嘴巴等特殊部位做好防护工作,以免受到伤害。
晒太阳对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。比如,能促进钙的吸收,预防骨质疏松;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,有益于身体健康;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免疫力,调节情绪等。
总之,科学健康地晒太阳,有利于身体健康,但晒太阳的时间和方法一定要正确掌握,才能真正发挥其益处。

疫情期间“阳”了多久可以安心外出?
如今,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,为了遏制疫情的传播,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。其中之一,就是对患者的隔离观察。那么,对于隔离观察期间的患者,要“阳”了多久才能出门呢?
其实,在病毒携带者体内,病毒数量会不断上升,并最终达到一个峰值,然后迅速下降。对于新冠病毒来说,从感染到检测出阳性,这个时间一般为3-7天左右。而且随着时间推移,病毒数量会逐渐下降,达到一定程度后,就轮到抗体免疫率占据主导了。
根据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》中关于患者出院标准的规定,新冠肺炎患者隔离14天后,临床症状明显改善,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(咽拭子或鼻拭子)核酸检测阴性,即可解除隔离。也就是说,病人在经过了一定的观察期之后,如果连续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,就可以安心外出了。
不过,我们也要注意,在外出的过程中,还是要注意自我防护,佩戴口罩,勤洗手,减少聚集等。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