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,是地球表层或地下不同层次发生的震动现象,并会在地表以上引起振动。地震的强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以上震动的能量大小,一般使用里氏震级来衡量。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波振幅、波形、周期等特征参数来计算出来的。具体地,地震波振幅越大,里氏震级就越高。里氏震级每增加1级,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就相差10倍。例如,一次6级的地震,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次5级地震的10倍。
但是,因为地震不同地点的建筑物和地质环境不同,所以地震强度也不同。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地震大小一般是指地震的破坏程度,这种程度称为地震强度,通常使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制的中国地震强度表来划分。地震强度表分为12度,分别为I度到XII度,其中I度是不易察觉,而XII度则是极度破坏。显然,地震强度与地震的能量大小有关,但具体到每一个地震事件上,在计算地震强度时,综合考虑了地震震级、发震深度、距离震中的远近、场地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。
地震强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地震强度研究的是地震在不同地点各地震的影响程度,而地震震级研究的是地震本身释放的总体能量。在生活中,地震强度更能准确让人们了解地震的影响,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。